甘肅省慶陽市退役軍人曹士華——
軍號聲聲慰忠魂
■文香梅 胡昌團(tuán)
曹士華在縣烈士陵園吹響軍號。常衛(wèi)奇攝
“嘀嘀嘀嗒……”3月26日,一陣嘹亮的軍號聲在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烈士陵園響起。激昂的軍號聲就像一種約定,每年的清明節(jié)前夕都會響起,迄今已近30年。
是誰在陵園吹響軍號?又為何在清明吹響?這要從故事的主人公、退役軍人曹士華說起。
曹士華,慶城縣人,1949年出生,1969年入伍,在部隊服役時曾是一名司號員。上個世紀(jì)70年代,曹士華退役回鄉(xiāng)。后來,他當(dāng)上民兵連長,為慶陽市培養(yǎng)40多名民兵司號員。
1994年清明節(jié),曹士華和鄉(xiāng)親們到慶城縣烈士陵園祭掃。那天,他在骨灰堂看到了一名烈士的生平,發(fā)現(xiàn)那名烈士生前曾是某工程部隊?wèi)?zhàn)士,犧牲時和他參軍時的年齡相仿。他不禁思緒萬千,心情也沉重起來。
“革命烈士為了黨和人民赴湯蹈火、在所不辭。他們是國家功臣、民族脊梁?!辈苁咳A決定,再來祭奠英烈時,他要用軍人的方式向他們致敬。從此,他每年清明節(jié)帶著軍號趕來,為長眠地下的烈士吹響軍號……
曹士華的女兒告訴筆者,50多年過去了,各類軍號聲從未從父親的腦海中消失。勤務(wù)號譜,戰(zhàn)斗號譜,儀式號譜,特別是大家熟悉的起床號、熄燈號、沖鋒號、疏散號、緊急集合號……每一種號譜的音律,他都清晰記得。
“在部隊時,我們經(jīng)常組織野營拉練,晚上8點(diǎn)多把部隊拉出去,第二天凌晨再趕回來。1969年,我部奉上級命令換防,夜間急行軍100多里,長途跋涉,很多戰(zhàn)友的腳板磨出血泡,但聽到我的軍號聲后,他們仿佛又有了無窮的力量,忍著痛,鉚足勁地往前走……”提起軍號,曹士華有聊不完的話題,講不完的故事。
“曹老身體硬朗,精神頭足。我們組織紀(jì)念活動都會邀請他來。他每次在紀(jì)念碑前吹軍號,我們工作人員也很愛聽。人越多,他吹得越帶勁。有一年,我們組織祭奠活動,陵園來了很多烈士家屬、退役軍人和學(xué)生,那次大約有300多人一起聽他吹軍號,場面很壯觀。”慶城縣烈士陵園負(fù)責(zé)人王昭琴說。
從青絲到白發(fā),一把軍號,曹士華吹了50多年。在他看來,沒有什么聲音比軍號聲更有力量,更能催人奮進(jìn)。他說,軍號聲里有他對軍旅生活的懷念,也有對革命烈士的敬仰。只要身體條件允許,他每年清明節(jié)為英烈吹軍號的行動就不會停止,他還希望能以此激發(fā)人們對家和國的深刻思考,對革命烈士的深切緬懷。
近年來,曹士華加入了當(dāng)?shù)赜⒘沂论E宣講“流動講堂”和烈士陵園的義務(wù)講解員隊伍。除參加各類紀(jì)念活動外,他還在歡送新兵儀式上講紅色故事,參加迎接退役軍人回鄉(xiāng)儀式。